所谓的保健食品却暗藏致命禁药央视记者调查揭秘保健食品黑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宣称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特别是老年消费者的青睐。可河北承德的李先生在吃了买回来的所谓保健食品后,总是感觉心里发慌,身体不适,这是怎么回事呢?来看今天的记者调查。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吃了它就能降血糖?
李先生今年60多岁,患糖尿病有10多年的历史。据李先生介绍,一次在和朋友聊天时,有人介绍说一种名叫“仁合胰宝”的保健食品,具有降糖功能。
河北承德消费者李先生:说这个东西吃了以后(治疗)糖尿病效果非常好。
回到家后,李先生立即上网查询,并真的在一家电商平台上找到这个售卖仁合胰宝的网店。
河北承德消费者李先生:这一大盒子一百多块钱,当时我就买了五盒。
吃了“保健品”消费者心里发慌
然而李先生吃了一段时间后,却感觉身体明显不适。
河北承德消费者李先生:吃了以后心里发慌,就有点低血糖的感觉。
记者注意到,李先生从网上购买的所谓“仁合胰宝”,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G。然而记者登录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查询却发现,这一批准文号对应的产品名称为金帝华牌糖舒尔克胶囊,由北京华夏康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年4月14日申请所得。
宣称主要成分包括西洋参、冬虫夏草、灵芝等近20种中草药,标注“纯正中药,绿色健康”的保健食品,吃了却有异常反应,李先生觉得自己购买的仁合胰宝不大对劲,于是便来到承德市食药监部门进行咨询。
河北省承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学德: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快速检验、快速认定、快速协查,在本案中就发现这种产品添加了药品成分(苯乙)双胍。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苯乙双胍是一种化学药品,早期曾用于治疗糖尿病。但医学实践发现,苯乙双胍在使用过程中可引发乳酸酸中毒,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因此,早在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时,就将盐酸二甲双胍、盐酸苯乙双胍名列其中。
苯乙双胍因副作用早被停用
年11月,更是发文明确指出,经评价,苯乙双胍可导致乳酸酸中毒,发生率较高,临床价值有限,使用风险大于效益,因此决定停止苯乙双胍原料药及其制剂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苯乙双胍,却被发现暗藏在保健食品中,承德市食药部门立即将这一线索移交给承德市公安局。
河北省承德市公安局食药支队支队长陈旭:我们立即受案,将这盒保健品送往专业部门进行检验检测,结果通过检验仁合胰宝这个保健食品,含有西药。
权威部门检测确认假保健品非法添加禁药苯乙双胍
权威部门的检测结果最终确认,李先生购买的“仁合胰宝”非法添加了禁药苯乙双胍,可能会直接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河北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侦办此案。
河北省公安厅食药总队政委田广清:直接将该案提级侦办,联合作战,专案专办,组成一个强大的专案组,全力攻坚。
李先生的仁合胰宝是从哪儿购买的?警方从流通渠道入手展开调查,很快锁定了重庆市长寿区的吴吴食品经营部。
承德市公安局食药支队副支队长张忠钰:这个商店主要就是销售仁合胰宝,还有一些其他类降糖类的保健食品他们就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