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培训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纯干货掌握这一套工具,就等于拿到了企业
TUhjnbcbe - 2025/4/18 16:40:00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利用工具,可以显著提升商业管理和个人的效率。

某公司将年定为品牌战略年,领导安排小王写一篇文案,要求充分阐释公司的品牌主张。

小王文思泉涌,很快就把文案交了上去。领导浏览一分钟后,指出文案的思路太狭隘,好比想要一栋房子,却只砌了一堵墙。小王回去之后加班加点,查阅了几十万字的资料,从十几个角度解读公司品牌。

但领导又给小王泼了冷水:所有的观点都并列在一起,逻辑层次混乱,就像把砖头、瓦片和墙壁、屋顶相提并论。

在写文章、做PPT(演示文稿软件)以及汇报工作时,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务必要记住MECE法则。

MECE法则即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lyexhaustive的缩写,是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个思考工具,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也常被称为“不重叠,不遗漏”。

听上去很复杂,其实很简单。MECE法则就像拼图游戏,如果没有拼错,拼完之后一定是一张不多,一张不少。

举个例子,公司开会讨论新游戏的目标用户,尽可能把所有的用户定位都列出来。大家集思广益,摆出一些拼图碎片:男人、小孩、成年人、老人、女白领、宅男、二次元少女……这些拼图碎片看上去很丰富,但是明显违反了MECE法则,因为它们不可能一张不多、一张不少地拼出完整的用户画像。

首先,这些碎片里有大量重叠:男人和小孩有重叠,即小男孩;宅男和老人有重叠,即孤僻的老头。其次,这些碎片还有遗漏,比如漏掉了那些既不是二次元少女,也不是白领的年轻女性一一文艺女青年。

那应该怎么列呢?

可以在第一层,从性别角度,把用户分为男人、女人;

第二层,从年龄角度,把用户分为小孩、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保证每一层的拼图碎片都符合“不重叠,不遗漏”的MECE法则。

回到最初的案例。为什么小王被批评“逻辑层次混乱”?第一次,“想要一栋房子,却只砌了一堵墙”,因为文案违反了“不遗漏”原则;第二次,“把砖头、瓦片和墙壁、屋顶相提并论”,因为文案违反了“不重叠”原则。

MECE法则是一种简洁有力的、透过结构看世界的思考工具本书中,我们将分享很多有效的基于“结构化思維”的战略分析工具,比如波特五力模型、波士顿矩阵、平衡计分卡等,它们宏伟的殿堂都建立在MECE法则的基础之上。

练习结构化思维这套功夫,要从扎马步、梅花桩的基本功练起。使用MECE法则,需要注意哪些心法呢?

第一,谨记分解目的。

把整体结构层层分解为要素时,要谨记分解目的,找到最佳分解角度。

对于同一个项目,如果日标是分析进度,就按照过程阶段来分解;如果目标是分析成本,就按照工作项目来分解;如果目标是分析客户消费特征,就按照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来分解。

第二,避免层次混淆。

例如,某团队头脑风暴,探讨如何卖出更多衣服。

大家提出以下想法:

1.开拓电商渠道;2,开展网络营销;3.减少服装的成本以降低价格;4.改进服装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想法中,第四项是第三项的具体方法之一,把它和前三项列在一起,逻辑层次不清晰,会给思维带来混乱。

第三,借鉴成熟模型。

前人已经对商业、管理等做过大量研究,形成了很多结构分解模型。除了本书涉及的工具之外,还有战略分析3C(战略三角模型)、麦肯锡7S分析(企业组织七要素)等。这些工具都可以直接拿来用,而不需要像制造汽车那样,重新发明轮子。

MECE法则

分析问题时,在把整体层层分解为要素的过程中,要遂循"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基本法则,确保每一层要素之间"不重叠,不遗漏"。

MECE法则是结构化思维的基本功。训练MECE法则时,要注意三个心法:谨记分解目的、避免层次混淆、借鉴成熟模型。

1
查看完整版本: 纯干货掌握这一套工具,就等于拿到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