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培训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网络消费,当心杀熟
TUhjnbcbe - 2024/12/13 16:51:00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382.html

“看人下菜碟”的网购平台

人们平时消费的时候,大抵讨厌遇到两种商家,一种是“欺生”的,一种是“杀熟”的。

所谓“欺生”,指的是专“宰”陌生人。比如,你在外地旅游,无论住店还是购物,总有一些无良商家会打量你的口音和装扮,然后以次充好,虚报高价。而当你出于认可和习惯,选择了自己经常光顾的店面或者照顾自己朋友的生意时,商家不仅没有感激之心,反而对你更加收取高价或者以次充好,这就是“杀熟”。“欺生”与“杀熟”,虽然都是旁门左道,但无疑后者更可恶。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消费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消费渐渐代替了实地消费,各类商品在网站上已经被明码标价。这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放心买、买、买了呢?遗憾的是,人们发现,在网络消费中,“欺生”的现象变少了,但“杀熟”的现象却愈演愈烈。近些日子,就有不少网友爆料了自己在互联网平台上遭遇“杀熟”的堵心经历。

比如,某位出差者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预订特定酒店的房间,酒店给出的报价一直保持在元左右。偶然的一次聊天,出差者从酒店前台的口中得知,酒店房间在淡季的价格其实仅为元左右。随后,出差者用朋友的新账号在旅行服务网站上查询了酒店房间的价格,他发现网站对新旧两个账号给出的报价截然不同,旧账号显示的报价足足贵了元。又比如,在某某购物平台,某网友为了节省运费和享受折扣,一直都是年年花钱充会员,结果网友在和同事一起买纸巾的时候发现,同一款纸巾,同事(非会员)手机上显示的价格就比自己手机显示的价格便宜5元左右。

另外,涉及到打车、机票、电影票以及其他商品,此类“杀熟”现象也多得不胜枚举。总之,面对同一个商品或同一种服务,不同的用户在某些互联网平台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价格,老用户和会员看到的价格更高,新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较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虚拟的网购平台似乎也学会了“看人下菜碟”。

“杀熟”不只是道德问题

为何无需讨价还价的网络消费也会“杀熟”呢?这是不是意味着,商家的道德操守出了问题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经济学家提到了另一个名词: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对于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商家对消费者实行不同收费标准。从本质上讲,“欺生”和“杀熟”没有什么不同,两者其实都是商家对特定消费者做出的“价格歧视”。

那么,商家为什么会对不同的消费者产生“价格歧视”?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商家总是倾向于追求“最优报价”。我们知道,在经济活动中,所有的商家,无论网络上的还是实地中的,都在费尽心思寻找消费者对于某件商品所能承受的最高价格。只有商品的报价正好轧在“太贵,我不买了”和“好喜欢啊,我咬咬牙花钱买了”之间的那根“红线”时,那才是能够给商家带来最多利润的“最优报价”。然而,对于同样的商品或服务,不同的消费者所能承受的“最优报价”是不同的(比如,同样一张机票,你在紧急出行时愿意为之付出高价,但平时你或许连低折扣的机票都不愿购买;一瓶标价10元的“恒大冰泉”对你来说可能太贵了,但恒大足球队的球迷可能就觉得价格合理),所以,如何找到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优报价”便成为商家的一个挑战。

在实地交易中,商家恨不得做到“千人千价”,以便能够榨干每一个消费者,但他们对于消费者普遍不够了解,也没有精力对消费者的底细做逐一调查。那么商家就只能连蒙带猜,将消费者粗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设定不同标准的“最优报价”,比如会员价和非会员价、学生票和儿童票、景点凭本地身份证打折等。当商家用最粗略的方法分类——将消费者分为外地人、熟人、普通本地人,然后利用外地人不懂行市、熟人盲目轻信的弱点多赚一笔的时候,这便产生了最简单的“价格歧视”——“欺生”和“杀熟”。

所以,“杀熟”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操守的问题,它是商家追求更大利润时采用的一种定价策略,在商品交易中,“杀熟”作为一种最简单的“价格歧视”,是很难避免的。

大数据加剧“价格歧视”

虽然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价格歧视”都难以避免,但经济学家发现,相比于实地交易,网络消费会为“价格歧视”提供更多的方便,因为与网络营销相伴的大数据技术会暴露消费者的隐私,让商家在设定“最优价格”的博弈中占据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打开一个购物网站,常常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资讯、商品或者广告会自动被推送到面前,网购平台似乎早已洞悉你的需求和爱好,给你带来便利。网购平台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靠的就是大数据技术。从你打开电脑或者智能手机开始,大数据技术就开始了解你的浏览记录、你的IP地址、你的上网时间了。追踪你一段时间,大数据技术能够分析出你喜欢看什么、买什么、有多大的消费能力、你的好友圈子是什么层次、你经常在什么地域活动等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消费者在与商家进行的“价格战”中手中的“底牌”,大数据暴露了你的“底牌”,你就很容易被商家“宰割”了。

比如,根据地理位置的定位,如果你附近的商场比较少,那么商家们就知道你买东西会不方便,购物网站就会对你看到的商品加价。许多年前,美国就出现过“如果附近没有肯德基,就给用户显示更高的披萨价格”的案例。类似的,如果网络数据显示你住在“富人区”,那么网络平台就会觉得你花得起钱,同样敢于给你看到的商品加价。又比如,根据你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的词汇、时间、频率,判断你对于某件商品是“随便看看”还是“迫切需要”。蚂蚁金服(中国最有名的大数据公司)就曾举过一个例子:购买紧身裤的人经常由于裤子比较紧身,手机没放进裤子上极度贴身的兜里,结果手机会掉在地上,将屏幕摔坏。在手机实体商店里,脑洞再大的销售人员,也很难会猜出面前的顾客是否真的非常需要手机,但如果大数据技术跟踪到你近期的购买紧身裤的消费记录,那么网购平台就会为你看到的手机调整报价。

所以,当你通过网络消费的时候,虽然商家与你相距很远,但实际上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懂”你。当他们更“懂”你的时候,你被“杀熟”的概率也就更高。如何避免大数据技术带来的这种负面效应?消费者其实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只能尽量减少自己的隐私输出,或者买东西的时候货比三家。实在不放心的时候,让朋友用他们的账号帮忙多看看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络消费,当心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