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根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一、院校概况
厦门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年首创中国国内新闻学专业学历教育,年复办新闻传播系,年升级为新闻传播学院。
厦门大学是中国最早培养新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南方之强”,现正全力向建设“面向海洋、亚洲著名的现代化新闻传播学院”的目标迈进。
二、四轮学科评估排名
学科评估
参评学校数量
学科评估排名
第四轮
81
B+
第三轮
48
15
第二轮
31
10
第一轮
9
5
三、专业信息
_
学术硕士
专业硕士
名称
代码
新闻学
传播学
Z1
广告学
新闻与传播
学制
3年
3年
招生
方向
01港澳台及东南亚华文媒体新闻研究
02国际传播(国际新闻研究、网络新闻研究)
03广播电视研究
04舆论学研究
01大众传播学
02口语传播学
03战略传播学
04华夏传播学
01品牌传播研究
02消费者与新媒体用户研究
03广告创意与艺术
04公共关系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学费
元/年
/全
招生数
33
61
报考数
报录比
12.6%
9.6%
招生数
31
58
四、考察学科与参考书
学术硕士
初试考察科目
①思想*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
④新闻与传播实务
参考书(经验)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新闻学概论》第六版李良荣
《广告学概论》第三版陈培爱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告心理学》修订版黄合水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高等教育出版设社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方汉奇
《外国新闻史导论》第二版程曼丽
《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
《电视新闻学》叶子
考察学科
新闻理论
传播理论
公关广告
中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
新闻实务
研究方法
网络传播
复试说明(年)
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40%
复试内容及所占比:专业素质40%,综合能力30%,外语30%
专业硕士
初试考察科目
①思想*治理论
②英语二
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参考书(经验)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新闻学概论》第六版李良荣
《广告学概论》第三版陈培爱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告心理学》修订版黄合水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高等教育出版设社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方汉奇
《外国新闻史导论》第二版程曼丽
《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
《电视新闻学》叶子
考察学科
新闻理论
传播理论
公关广告
中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
新闻实务
研究方法
网络传播
复试说明(年)
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40%
复试内容及所占比:专业素质40%,综合能力30%,外语30%
五、考研真题
学硕
一、名词解释
反客里空运动、争议性广告、后真相时代、群体压力、原生广告
二、简答题(新传考研真经团队整理)
1.文人论证。
2.简述受众商品论的基本观点。
3.简述媒介化社会的四个阶段。
4.礼品广告有间接说服效果,结合理论和案例进行解释说明。
三、论述题(新传考研真经团队整理)
1.你在哪里见过拼多多广告,你最喜欢哪一则,不喜欢哪一则,分析影响广告态度的因素。
2.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辩证统一。
四、综合题(新传考研真经团队整理)
1.材料假设你是某高校学生办公室的职员,需要在某个平台运营新媒体账号,准备在级新生入学第一天使用。(1)从平台选择和定位论述你运营账号的构思和理由;(2)策划一个活动,新生入学第一天上线。
2.给出一段关于厦门小渔岛的材料。(1)帮忙为小渔岛分析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2)根据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小渔岛的营销策略;(3)给小渔岛的品牌传播提出建议。
学硕
一、名称解释(新传考研真经团队整理)
走改转、*治家办报、情景危机传播理论、英尼斯、立意抽样、硬新闻
二、简答题(新传考研真经团队整理)
1.舆论和新闻的异同。
2.网络广告受众的特点。
3.自我效能是什么?在健康传播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新传考研真经团队整理)
1.选择一个分析路径,论述路径因素如何影响受众会相信传播阴谋论。
2.结合案例,从广告学谈谈影响直播带货效果的因素。
专硕
一、名称解释(新传考研真经团队整理)
建设性新闻,沉默的螺旋,数字鸿沟,内容分析,定向性广告
二、简答题(新传考研真经团队整理)
1.请简述新闻评论工作的基本素养。
2.请简述媒介环境学派内涵、代表和理论。
三、论述题(新传考研真经团队整理)
1.请论述5g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2.请论述短视频对中国新媒体广告营销模式的影响。
专硕
一、名称解释(新传考研真经团队整理)
实证研究、扎根理论、信息过载、四全媒体、随机抽样
二、简答题(新传考研真经团队整理)
1.从tiktok事件出发,谈谈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的挑战和机遇。
2.试用一个传播效果理论,分析大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