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培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昌乐西瓜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1#

作者:赵平康振友张冰慧王义国李宝臣李霞

摘要:从种植规模、主栽品种、栽培模式、标准化生产、品牌发展等方面简要回顾了山东省昌乐县西瓜产业的发展历史。指出产业中存在品牌效应相对薄弱、生产成本逐年增加、优质西瓜占比较低、销售渠道较为单一、产业链条有待完善等问题。从加快产业科技创新、优化西瓜种植结构、培育壮大企业品牌、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挖掘地理人文优势等方面对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西瓜是我国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昌乐西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宋金时代就开始种植,最早的文字记载于明嘉靖版《昌乐县志》[2]。昌乐县是我国早春西瓜的重要产区,种植品种丰富,设施栽培技术先进。年昌乐西瓜播种面积.2hm2,总产量52.54万t,年产值超过20亿元,西瓜已成为昌乐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笔者总结了昌乐西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产发展历程,剖析了西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产业发展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西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昌乐西瓜产业发展回顾

1.1种植规模由小到大

20世纪50年代以前,昌乐西瓜种植规模较小。年仅有6.87hm2,主要集中在白浪河、大丹河等沿岸的沙土地带,如鄌郚镇的前泉村、后泉村、前孔村、后孔村等,以及朱刘镇的都昌村、戴家村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互助组、合作社及人民公社化的历史阶段,昌乐西瓜生产面积逐年扩大,至年已发展到.3hm2。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瓜嫁接技术和塑料膜多膜覆盖技术的应用,昌乐西瓜生产面积发展迅速,年达到hm2,至年全县西瓜生产面积约hm2,其中大拱棚hm2、小拱棚hm2、冬暖式大棚hm2。近年来,昌乐西瓜生产面积趋于稳定,保持在1万hm2左右,设施比例在95%以上。

1.2主栽品种不断更替

20世纪70年代以前,昌乐种植的西瓜品种多为地方品种,主要有花狸虎、核桃纹、大青皮、蜜筒等。其中,核桃纹为-年的主栽品种,单瓜重5.0~7.5kg,果实椭圆形,果皮浅绿色,覆有绿色细网纹,形似核桃皮花纹,皮厚且硬,红瓤,中心含糖量7%~8%。大青皮为20世纪50~60年代的主栽品种,单瓜重5.0~7.5kg,果实椭圆形,果皮黄绿色,有深绿色网状细花纹,皮较厚,红瓤,中心含糖量8%~9%。20世纪70年代,昌乐开始大面积种植蜜宝、昌乐无籽等品种。其中,昌乐无籽为县副食品公司自主培育的三倍体西瓜无籽品种。果实圆形,单瓜重3.5~4.0kg,黑皮红瓤。20世纪80年代以后,昌乐西瓜产业进入品种更新换代频繁的阶段,先后种植了中育6号、金钟冠龙、京欣1号、台湾新1号等品种。目前,大中型有籽西瓜的主栽品种有甜王、京美10K、全美4K等,小型有籽西瓜品种主要有全美2K、早春红玉、超越梦想、小兰等;无籽西瓜品种主要有宝威、戴妃、蜜童等。

1.3栽培模式不断更新

1.3.1露地栽培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昌乐西瓜的栽培方式为露地直播。瓜田在入冬前或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深翻,在谷雨后将种子直播到田间。西瓜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年,昌乐部分瓜农开始采用木箱、营养钵畦床等方式进行育苗,使西瓜成熟时间提早,避开了夏季多雨天气,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和效益。最早的育苗方法是育“子叶苗”,即在春分后用盆钵、木箱等器皿,置于暖炕等温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催芽育苗,谷雨后进行栽种。后改进为阳畦育苗移栽,即在3月下旬将种子播种于阳畦苗床,4月下旬断霜后将幼苗移栽至大田。

1.3.2间作套种

20世纪60年代末,昌乐开始推广西瓜间作套种技术来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产量。间作套种的种类很多,主要有西瓜与玉米、西瓜与高粱、西瓜与花生、西瓜与蔬菜等模式。年,昌乐的“西瓜+粮食”间作套种模式的经验做法在全国得到推广。20世纪80年代中期,昌乐的“西瓜+棉花”间作套种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之后,西瓜间作套种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目前昌乐间作套种主要采用“西瓜+辣椒”等瓜菜模式。

1.3.3保护地栽培

年昌乐首先在鄌郚镇开始地膜栽培并于次年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年开始推广塑料膜小拱棚覆盖栽培。年,结合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种模式的双膜覆盖栽培方式开始应用,使西瓜成熟期提前了30d左右。年开始推广大拱棚覆盖栽培,此后覆盖模式不断改进,至年昌乐西瓜产区已全部普及应用大拱棚多膜覆盖。其中,“五膜一苫”覆盖模式可使西瓜幼苗移栽时间提前到立春至惊蛰前后,西瓜成熟期提前至4月中旬。此后,冬暖式大棚开始推广,因保温性好,部分瓜农种植的西瓜可在1月至3月下旬成熟,大大延长了西瓜的供应期,丰富了冬季西瓜市场。年昌乐开始引进推广双面保温钢架大拱棚种植西瓜,与传统大拱棚相比,该类大棚具有采光好、保温性强、空间大等优点,种植管理更加方便。与传统的大拱棚多膜覆盖模式相比,西瓜成熟期可提早15d左右。

1.3.4嫁接育苗

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利用嫁接技术克服西瓜重茬难题[2]。年,县副食品公司科研人员在鄌郚镇后泉村以葫芦为砧木、蜜宝西瓜为接穗,首次开展嫁接试验取得成功,为省内首创,但没有得到及时推广普及。昌乐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县西瓜种植户越来越多,大拱棚保护地栽培逐步兴起,这时期西瓜重茬已成为制约西瓜生产的严重问题。受鄌郚嫁接试验成功的启示,年宝都街道(原尧沟镇)瓜农吕传文以菜葫芦、西葫芦为砧木,嫁接成活了10株西瓜苗,此后,他开始在生产中应用该技术。年,在昌乐县西瓜研究所支持下,嫁接技术开始在县内大规模推广。至年,昌乐县西瓜嫁接育苗达到%,成为全国最早普及应用嫁接技术的西瓜产区。西瓜嫁接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昌乐当前采用的嫁接技术主要包括单子叶贴接法、插接法、挂接法等。

1.4标准化生产

早在20世纪70年代,昌乐县在西瓜生产中就提出了“组织专业化、管理科学化、措施标准化”的发展理念,制定了许多西瓜生产和管理等技术规程。20世纪90年代,按照国家产业发展要求,昌乐县提出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开始探索推行标准化生产。年,昌乐西瓜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年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年昌乐县被原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西瓜)标准化示范县。自推行标准化生产以来,昌乐先后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为西瓜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保障。年发布《无籽西瓜保护地设施建造技术规程》(DB/T.1-)《无籽西瓜保护地栽培技术规程(DB/T.2-);年发布实施《无公害无籽西瓜》《无公害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规范》;年参与制定《西瓜质量分级规定》(DB37/T-)。年制定《昌乐西瓜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AGI-07-);年参与制定《西瓜安全生产技术规程》(DB/T-)。

1.5品牌发展

昌乐西瓜区域品牌较为突出。年以早熟、皮薄、沙瓤、脆甜的优秀品质被列为山东省名特产瓜果之一。年、2年连续2届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年鄌郚牌无籽西瓜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年昌乐西瓜区域公用品牌被原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中心等8个单位推选为全国个“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昌乐西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年首批入选《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年首批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年,昌乐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昌乐西瓜品牌价值达到41.61亿元,连续11年居全国西瓜品牌价值第1名。

2存在的问题

2.1品牌效应相对薄弱

经过多年努力,昌乐西瓜在全国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产品畅销各地。但是,西瓜产业中缺少知名企业产品品牌。无论是农业公司、农民合作社,还是种植大户均依附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自身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措施,产品同质化、渠道同质化严重,没有将公用品牌价值有效地转化成为商品价格,形成品牌溢价,致使销售的产品优质不优价,产品附加值低。

2.2生产成本逐年增加

西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成本主要由生产资料投入和劳动力支出两部分组成。近年来用工成本的不断上涨,严重压缩了西瓜的种植效益。据调研,在田间整枝打杈、授粉梳果等农忙时段,雇工费用已从年的元/d上涨到年的元/d,一些规模化的合作社每年的雇工费用在万元以上,而产品的平均收购价格长期在3~4元/kg之间,单靠增加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已难以支撑产业的健康发展。

2.3优质西瓜占比较低

长期以来,昌乐县种植品种多以大中型西瓜为主,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例如,在西瓜主产区的宝都街道以甜王、京欣类品种为主,鄌郚镇则以种植宝威、全美4K等品种为主,虽然这些品种产量比较高,但多在中低端市场拼价格,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而、早春红玉、全美2K、京彩1号、小兰等高附加值的特色西瓜品种栽培比例较低,影响了昌乐西瓜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

2.4销售渠道较为单一

昌乐西瓜的生产规模和区域公用品牌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西瓜的销售方式多以地头销售、商贩收购为主,网络营销、专营店直供等销售方式占比很低。虽然也涌现出了像火山农业谷、得利优品等一批电商企业,但都没有与芭芭农场、京东农场、多多果园等国内一流的线上水果销售平台形成有效对接,无论在出货量、营销手段,还是在品牌溢价、营收效益等方面与上海南汇、北京大兴等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5产业链条有待完善

昌乐西瓜种植规模大、种植技术先进、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较高,但科研创新、集约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相对滞后。昌乐县每年需优质西瓜种苗1亿株左右,但全县仅有群信种苗、宝城瓜菜、兆田西瓜等几处集约化西瓜育苗厂,年西瓜集中育苗能力不足万株;县域内每年种植品种超过个,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不足个。新品种研发、集约化种苗培育能力严重不足,与西瓜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3发展展望

西瓜产业在昌乐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作者总结了昌乐县在种植规模、品种、技术、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等方面的经验,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参考有关经验[3,4,5,6],对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3.1加快产业科技创新,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依托全国各大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的技术优势,借助院士工作站、中创设施西甜瓜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西瓜品种研发、培育能力,扶持壮大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种苗企业,开展新品种选育、生产、推广一体化经营,促进产业链向前端延伸,打造引领全省乃至全国西瓜优质品种及种植技术的产业发展“硅谷”。

3.2优化西瓜种植结构,提升特色品种占比

通过举办新品种展示、西瓜擂台赛等措施,引导瓜农种植早春红玉、全美2K、蜜童等优质西瓜品种,推广莱卡红5号、中彩2号、京彩1号等特色西瓜品种,进一步优化西瓜种植品种,形成针对市场不同层次需求、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特色西瓜品牌知名度。

3.3筛选培育企业品牌,提升品牌发展水平

壮大西瓜生产主体,筛选出一批基础条件好、运行机制良好、发展潜力看好的合作社、企业,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推广、统一包装销售,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企业品牌,补齐企业产品品牌短板,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主、企业品牌为支撑的“一主多元”品牌发展模式,打造一批全省顶尖、全国知名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3.4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加强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合作,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充分对接,形成“电商+基地+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引导扶持传统农业企业转型升级为新型的电商企业,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商产品供应链体系,逐步优化线上与线下销售占比结构,进一步拓宽昌乐西瓜销售渠道。

3.5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建立农资购买配送服务、西瓜嫁接育苗服务、肥料统配统施服务、田间农事管理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协调发展,缓解西瓜产业用工多、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3.6挖掘地理人文优势,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火山地质优势、齐文化发祥地的文化底蕴、几千年丰富的农耕文化成果、引领全国的设施西瓜种植技术等优势,以“绿色生态、高效优质、营养丰富、口感一流”为标准,依托西甜瓜产业联合体,优化从瓜园到餐桌的绿色、健康、安全、透明的高端农特产品供应链体系,将昌乐西瓜和火山探宝旅游有效对接,建立集约式、集群式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略

作者:赵平康振友张冰慧王义国李宝臣李霞昌乐县农业农村局昌乐县检验检测中心昌乐县乔官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昌乐县高崖水库库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作者简介:赵平(-),男,硕士,农艺师,从事西甜瓜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期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