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疫情席卷而来,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冲击。线下课程取消之后,教育培训机构被迫将课程转到线上。近日,记者走访了南宁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发现疫情虽然没有造成大规模的冲击,但是教培机构、老师、家长、学生都表示经历了困境。一培训机构已恢复线下课程,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
日前,南宁市教育局已公布三批经评估验收合格可恢复线下教育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
疫情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疫情爆发之后,没有营收仍有成本支出,全国教育培训行业面临停课、退费、招生、转战线上课程等困境。记者走访发现,南宁虽未出现大规模教培机构倒闭、停业现象,但不少机构直呼困难。
“想退费的家长我们都给退了,没办法啊。”东方金子塔儿童潜能培训学校的负责人梁女士说,“资金压力挺大的,只能贷款,不然挺不过去了。”
“找朋友借,总算渡过了难关。”南宁仁正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斌说,“学生不能复课,课时消耗无法完成,我们就得退费。老师不能正常工作,招生工作停滞,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租金、工资一项都少不了,压力非常大。”
记者采访了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在相关*策扶持下,它们租用场地的租金、物业等费用有所减免,减轻了部分负担,但是维持现金流,机构本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不可忽视。
明大教育西乡塘校区校长苏军臣介绍,该校每年都会从利润结算中提取10%作为风险储备金,这是化解重大风险的预防措施。由于资金储备比较充足,该校面临的资金压力相对较小,得以将工作重点放在服务学生和家长本身。
有业内人士表示,疫情对于一些濒临倒闭的机构来讲,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月伊始,兄弟连创始人李超、明兮大语文创始人王嘉树先后发表公开信,宣布公司“倒闭”,被教育行业广泛
“转型升级一直在做,疫情把线上教育推了一把,也是猝不及防的。”明大教育西乡塘校区校长苏军臣说,“从线上搬到线上面临很多考验。网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二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老师被迫成为主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依赖老师的表演力,从而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升网课的学习效果,很多老师感觉到了压力;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克服注意力分散等问题;疫情期间,对家长监督工作也有更高要求。
“在疫情期间,主要是线上为主。一开始是比较麻烦的,需要不停换各种上课软件,才能找到最有利于提升学生听课效果的方式。”冉老师从事教培工作已有6年时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不禁发出感慨,“是个挑战,我比较依赖白板,习惯了面对面上课,最开始都在不停地换软件和做实验,熬了几个通宵摸索,才学会了。”
据了解,在教培行业,除了像新东方、学而思等较大机构有独立开发App之外,很多机构还是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线上课程,借助
“体验不是很好,软件有时候断片,很卡。”陆同学今年高二,由于数学基础薄弱,家人给他报了辅导班,他表示并没有明显的进步,“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跟老师沟通,似懂非懂。”
记者发现,不少教培机构虽然纷纷开设网课,但是在网课平台开发等科技手段、网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长时间上网课造成学生视力下降也是各方较为担忧的问题,记者了解到,有的培训机构通过指导家长督促孩子做眼保健操,缓解视觉疲劳。
老师在上网课线下教育为主导,线上教育配套补充
“从教学效果来看,线下培训仍具有不可替代性,现场的、面对面的交流反馈是网课不具备的。”南宁仁正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斌表示,该机构正在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摸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教育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
南宁学而思培优负责人同样表示,经过此次疫情,线下教育机构都会有意识地往线下、线上协同发展方向转型。
“总而言之,教培行业趋势是线下教育作为主导,线上教育作为配套补充。”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在教育OMO大背景趋势下,记者走访还发现,从事艺术类、体育类等实操性较强的培训机构,以及针对低龄儿童的情景式、游戏式教学的培训机构更多的还是把业务集中在线下。
来源:广西新闻网作者:陆权香
精彩推荐
◆中小学生阅读有了新指南!专家建议家长引导陪读◆在线教育品牌战升级,家长:给孩子报班不